0%

2025春夏开源操作系统训练营3阶段总结-明扬

起点

十多年前的一个下午,我坐在电脑前,刷完了所有周常任务。游戏公会里最后一位成员下线回老家吃饭。连续在线十几个小时后,我退出游戏、关掉电源,一股巨大的空虚感突然涌上心头。

我毕业于青岛一所专科院校计算机专业,从达内培训班结业后,进入一家对日外包公司,维护着1995年开发的VB6.0程序。在青岛,月薪三千元省吃俭用才能勉强度日。我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不止于此,人生不该是这副模样。

想要改变却毫无方向,既缺资源又缺机会。

后来在网上翻帖,听说《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》是计算机领域的圣经。这位没有方向的年轻人,决定啃下这部巨著。它的作者是图灵奖得主、算法领域先驱、被誉为”算法之父”的Donald E. Knuth。为配合本书,作者甚至专门编写了配套教材《具体数学》。我买来这本书,却只坚持读了一天就放弃了。

找不到《具体数学》的公开课,偶然发现其目录与离散数学相似。得知清华大学在学堂在线开设《组合数学》课程,我立即报名并完成学习。同时在知乎了解到,若想补充编译原理知识,可学习《SICP》,便买来这本书跟着上古录像学了前三章。

这两门课让我获得薪资六倍的offer,从青岛搬到上海加入创业公司。如今从业十余年,从外包程序员到前端/全栈工程师,再到系统架构师,甚至担任过CTO。相较于起点,这或许算得上逆袭。

但命运的齿轮究竟何时开始转动?

是关闭游戏感到空虚的那个下午?还是买下《具体数学》翻开扉页的那天?

都不是。我始终认为,命运的齿轮真正转动始于报名《组合数学》课程的那一刻。

现在问参加操作系统训练营的同学们:你们是否已感受到命运齿轮开始转动?

通关攻略

当今社会被资本构建的信息茧房笼罩,每天被Python编程课广告轰炸,甚至上万的AI课程、数千元的知识星球…所谓大厂高P讲师们坐享时代红利,利用信息不对称收割韭菜,教材却是东拼西凑、充斥大量错误和误导的八股文。

而一流大学的优质课程免费开放却鲜为人知。恭喜诸位突破信息茧房,本次训练营依托清华大学操作系统课程,配有专业师资团队。

登录官网可见先修要求:

  • Rust语言基础
  •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
  • RISC-V 汇编特权指令集

但作为注重实践的训练营,最终考核是完成操作系统实现并在QEMU验证。还有一些官网未提及的隐藏门槛:

  • Git:是否熟练掌握commit/checkout/branch/merge/rebase等操作?
  • Linux:是否有使用经验并熟悉常用命令?
  • 英语:能否阅读英文文档(即使借助翻译工具)?
  • 编码与调试:是否具备万行代码经验,能否将代码拆分到多个函数和文件?
  • 网络:是否能无障碍访问国际互联网,并为开发工具配置代理或镜像源?
  • 提问:能否精准描述问题并明确所需帮助?

每项技能至少需要10小时学习投入。若缺少其中任何一项,实验过程中将需要付出更多时间精力来补足。

总结

感谢陈渝、向勇、石磊等教授开设课程,感谢李明老师推广宣传,感谢助教团队的付出。这门课程:

  • 于国:培养操作系统人才,助力科技自立自强
  • 于民:促进教育公平,让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学生获得一流课程
  • 于我:这个专科生终于能与985/211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。过去总抱怨命运不公,如今证明自己的机会就在眼前——我只需全力以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