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件化操作系统
三阶段通过使用三周的时间,初步认识了组件化操作系统arceos,和之前的宏内核rcore,存在很大区别,组件化操作系统,通过将操作系统中通用模块进行封装、抽象,将操作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分离开来,针对应用场景,对不同模块进行组合,完成功能。
不同的内核实现方式,势必都有其优势和劣势,如何针对应用场景进行扬长避短,并且快速搭建不同实现方式的内核,组件化操作系统给出了答案。
Unikernel
其思想更像是之前学习嵌入式中学习到的抽象层的概念,通过组件将通用的底层的功能进行封装,通过api接口与上层应用层进行连接,内核和应用共用地址空间,不需要特权转移,极大提高了任务运行效率。
宏内核
在组件化操作系统中,添加宏内核插件,此时通过系统调用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持,在插件内部仍是通过调用组件的接口,完成系统调用功能。
宏内核插件也需要提供多任务调度、多地址空间等功能。
Hypervisor
这部分还没有进行学习,更多学习宏内核starry内容。
感悟
通过这部分的学习,初步认识了组件化操作系统,为阶段四的实习部分打下了基础,学习异构的思想,在四阶段中,也可以使用这种思想,为组件化操作系统添加更多的组件,支持更多的功能。